首页 >  教育 > 正文

怎么看校长老师的“时间账单”

2015-03-02 22:01:41  来源:中国网  说两句  分享到:

薛红伟 绘

  编者按

  新春伊始,《中国教育报》发起的“校长和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”调查活动,2月27日晒出了教师版的“时间账单”。调查显示,参与调查的老师中有84%的人认为,学校承担的跟教育不直接相关的工作太多了,让校长、老师疲于应对。是什么吞噬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?如何让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潜心教书育人?本期我们约请一线教师和教育学者,从不同角度解读教师的时间问题,以飨读者。

  教育也要核算“时间成本”

  教师的“时间账单”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几乎就从没有核算过,慢慢地就成了一笔糊涂账。这种饱负荷和零成本的“时间”概念,让每个职能部门都可以轻易地侵占教师的时间。

  ■邱磊

  “时间都去哪儿了”,一个略带调侃又颇具深意的流行语,曾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共鸣。解读《中国教育报》这份教师日常工作的“账单”,看到的更多的是老师们盲目的、低效的忙碌。因此,在厘清教师时间分配的同时,也大致可以看到当下社会的教育生态,窥见我国教育的时代缩影。

  在经济领域的成本核算中,“时间成本”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,因为其背后代表的是不同的机会和可能。但在教育这个“无限责任公司”中,时间却成了天然的附属物,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是完全“同频”和“对接”的。只要学生不离校,校长也好,班主任、任课老师也罢,都不能有完全意义上的“下班”,“24小时待机”、“随叫随到”、“加班”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。

  正是这种意识的缺失,教师的“时间账单”主管部门或单位领导几乎就从没有核算过,慢慢地就成了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。美国管理学家彼得·德鲁克说:“在没有可测量和精确的地方,是没有管理的。”这种饱负荷和零成本的“时间”概念,让每个职能部门都可以轻易地侵占教师的时间,并大肆布置各种“千奇百怪”的任务。于是,我们自然可以看到,在教师的“工作时间”中,做材料、列计划、应付检查、学科竞赛、课题研究等占了较大的比重,而真正用于备课和课堂研究的时间却少得可怜。这种“无所事事的忙碌”,让教师游离于教育教学核心任务之外,业绩或教育效果就可想而知了。

  关于教师时间分配的调查结果看似荒诞,却自有其道理:一方面是教育懒政现象尚存,管理、评价、考核体制陈旧,不科学的实施手段依然“涛声依旧”。比如,有些地区大班额现象很严重,导致学校管理效率低下;过繁过重的各项考核、验收、检查等,都让教师疲于应付。加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日渐提高,而教育的现代化综合治理并未跟上等因素,所有的“债”,都只好拿教师额外的乃至休息时间去偿还。

  另一方面是依法治教落实不足。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清晰而详细的界定,两者之间也难以达到对等和公平的平衡。普通教师更没有维权的意识和行动,多年如一日地做老黄牛,不分白天、黑夜、周末、节假日地上班,心里还感恩戴德。因此,如果从这个角度去问“教师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”,多少是有点让人心酸的。

  与工作时间的满打满算相比,教师的“生活时间”等自我支配的部分却恰好相反。由于现在大多数的学校,尤其是中学,依然有浓重的应试倾向,学生和老师常常难以从题海中脱离。在这种状态下,教师很难有多少休闲的机会。甚至在某些地区、某些学校,已经推演到了按“秒”计的管理,师生的身心牢牢被框住,利益紧紧被“分”锁住。有的学校实行“月考”制度,出题、监场、阅卷、分析和上报成绩,让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做阅读、休闲、旅游等事情。这种愈演愈烈的倾向,让有的学校在节假日不惜违规补课,老师也不得不与学生陪绑在一起,彼此都是应试链条上的螺丝钉。

  透过《中国教育报》的这份“时间账单”,我们不难看出:作为“读书人”之一的教师,他们除了“三本书”(教材、教辅、作业本)外,读书其实并不算太多,部分教师甚至根本没有时间读书。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生态中,一个阅读面极窄的老师,一个精神生命尚有待健全的“熟练工”,除了生产“精致的利己主义者”外,又如何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下一代来?

  一言以蔽之,在这份账单中,教师的整个职业生命都在其中。他们看似形式多样的工作和生活,其实只是一种“丰富的单调”,并无太多成长和建设的意义。如果我们的教育主管机构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,依法治教,均衡发展,完善评价,变结果管理为过程管理;如果我们的老师们能多一些权利意识,少一些冬烘思维,多一些育人大爱,少一些功利算计,那么教师的职业生命结构将朝着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方向改善,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也能像DNA的双螺旋结构一样,和谐而美好地孕化出生命的奇迹。

  (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)

  社会越浮躁 教育者越要心静

  尽管现实社会充满功利和浮躁,但教师也需求诸于己,自己能否耐得住寂寞,能否坚持自己的理想,是否守住了教育底线,这些问题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极为重要。

  ■熊丙奇

  很大程度上,《中国教育报》所做的“教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”问卷调查,客观反映了当前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状况。很多老师忙忙碌碌,很难有自己的支配时间。有的花在无关紧要的琐事上,不由自主地被各种活动牵着鼻子走。有的为评职称绞尽脑汁突击写论文、写书,“不堪重负”。还有的老师把很多时间用到去社会培训机构兼职,却让自己的教学和研究荒芜。如果要问为何会呈现如此状态,首先是外部因素,社会的功利化、教育的超载、学校的超负荷,让教师负担重,感觉累。

  但换个角度分析,尽管现实的社会充满功利和浮躁,但教师也需求诸于己,自己能否耐得住寂寞,能否坚持自己的理想,是否守住了教育底线,这些问题对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极为重要。几年前,一名乡村教师写了一篇文章。文章大意是,她参加一名老校长从教30周年庆祝活动。老校长对她说,只要她努力,今后也会取得甚至超越这样的成就。可是,她却一下子看到30年之后的自己,觉得很绝望。她不喜欢这一成不变的工作,想追求“每日鲜”的生活,于是选择辞职到城市去“漂”。这篇文章据说引起很多网友共鸣。每个人当然有权利追求属于自己的精彩生活,可是精彩生活难道就是每天都有新变化吗?教师工作看上去是一成不变,但只要用心,就会发现每天的课堂都会有新的收获,自己比上一堂课讲得精彩,某个学生有新的进步,等等。

  教师这门职业是需要全心经营的,需要遵守教育规律和教育常识,特别需要耐得住时间的寂寞。其实,这种寂寞是对外人而言的,对于乐在其中的人来说,他并不觉得这是寂寞,会在他人看来一成不变的工作中找到新意和乐趣。成为教育家,需要这种长期的坚守精神。很难想象,一名总是觉得“精彩”在别处的人,会在教育和学术研究中有所作为。很难想象,只会感慨外部挤压和社会浮躁的教师,会真正在教书育人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和幸福感。

  必须注意的是,随着教育投入增加,教师待遇逐渐提高,我国教师的生存状态已有很大改变。在推进教师职业化、专业化过程中,一方面需要改革教师评价体系,按教育水平和教育贡献评价教师,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。另一方面则需要教师有职业素养和职业理想,尤其是职业理想。近年来,教师中有职业倦怠感的比例颇高,感觉累、负担重,这有制度与环境的原因,但教师个体的迷失,随波逐流,也不可否认。

  为此,每位教师需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。这也是当前教师培训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方面问题。据笔者的调查,不但我国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缺失,很多教师也不知道怎么规划自己,职业发展目标模糊,不懂得如何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,没有继续学习提高能力适应岗位需求的主动性,一旦受到挫折就失去自信。解决这一问题,应该由教育部门和学校的教师委员会,为教师提供相关的职业规划服务。我国学校相比一些注重人力资源的500强企业来说,还相差很多。我国的学校在建设教师队伍时,也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,做到以“教师为本”。

  对于教师个体来说,则需要结合自身的个性、兴趣、能力,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。如果确定把教师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,就应该选择坚守,不能“人在曹营心在汉”,或者以“对付”的心态对待教师职业,这会影响教师形象,也影响自我价值的实现。

  (作者系中国教育报刊社签约评论员、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)

Copyright @ 2001-2017 www.wenshanshi.com/  All Rights Reserved

中国文山网 版权所有  豫ICP备10206452号-3

  联系网站:wenshanshi@001306.cn

关于我们 | 联系方式 | 供稿服务 |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