兼职O2O行业领军者探鹿,月交易额破1000万
2015-07-28 12:29:39 来源: 说两句 分享到:
“7月尚未结束,月交易额已突破1000万,每日服务人次达到5000,已在天津、郑州、青岛、济南、成都、西安、武汉、南京、合肥、石家庄等全国多个主要城市开设分站。” 这是兼职行业领军者--探鹿,交出的最新成绩单。作为业内第一个打通交易闭环的大学生兼职平台,探鹿的速度确实快得惊人,这与其背后的团队以及采用的模式不无关系。
探鹿创建于2014年8月,总部位于北京,其创始人周文华在互联网+人力资源行业有着近10年的创业经历,是一位连续创业者,联合创始人郭旭伟曾负责智联、千品网的市场工作;孟广曾是智联校园运营的负责人,经验丰富;李坤,则是淘宝和百度糯米的技术骨干。据悉,探鹿目前已开展全国布局,团队成员多来自团购、电商、O2O行业,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团队构成,是与探鹿的“交易平台模式”密切相关的。
与市面上很多竞品不同,探鹿APP不进行数据抓取,也不提供过重的线下服务,“ 掌握好轻重程度,是提升发展速度、保证发展质量的关键 ” 周文华介绍说:“ 太轻,提供不了靠谱的信息,体验上不去;太重,就等于是一个传统人力外包公司,无法规模化,不是互联网的发展方式 ”。理解了兼职的本质,拿捏好轻重程度后,探鹿独创了交易平台模式:认证商家发布职位,保证信息的真实;平台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,使过程更流畅;工作结束后,兼职双方可以通过探鹿方便的支付和领取工资;最后则双方进行评价,形成个人和商家的品牌体系,这四个环节让用人方和劳动者形成自循环,整个过程像网购、外卖一样流畅起来,所以探鹿更像是兼职领域的“淘宝”,搭建的是一个自主交易平台。
“ 事情都是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 ” 周文华表示,探鹿在行业内第一个跑通了交易闭环后,市面上很多团队也纷纷跟风抄袭,学着讲相似的故事,但是到最后始终做不到位。周文华分析这其中的原因在于两点:第一,团队多是半路出家或是学生创业,在人力资源行业没有一定的工作经验,很难把握到本质,因此采取的模式有问题;第二,O2O运营线上要精益,线下要能打硬仗,团队的要求非常高,很多创业者的团队并不具备这些条件。
2014年4月份,探鹿获蓝驰创投1000万人民币天使投资,蓝驰创投是一家专注早期创业公司的环球风险投资公司,管理资金超过10亿美金,此前曾投资赶集网、美丽说、趣分期等,据蓝驰投资总监曹巍介绍:“ 兼职行业潜力巨大,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消失、劳动力成本的升高以及个体就业观念的改变,弹性用工方式会变得更普遍,这一点在许多国家已被屡次验证,投资探鹿也是深入研究了市面上的各类产品后决定的。”
兼职市场存量规模达到4000多亿人民币,这其中不仅包含上文提到的的大学生兼职,还包括社会临时用工。近日,前程无忧发布的“职场人兼职情况”调查报告显示,44.7%的受访者目前有兼职或者曾做过兼职,52%的人愿意每天花费2-4小时做兼职。41.7%的受访者对兼职的期望工资为2,000-5,000元,37.4%接受每月2,000元以下的兼职月薪。据统计,兼职最多的8大工作依次是:网店/代购、兼职教师、文字类兼职、专车司机、礼仪/司仪、服务员/收银员、销售和会计/财务。除了个体越来越接受兼职这种就业方式,对于企业来说近年来劳动力成本逐年走高,未来人越来越“贵”,因此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变化选择更弹性的用人方式,无疑是最好的解决方案。雇佣方式和雇佣关系的重构,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出现,都意味着企业企业和个人的高效对接变为可能,兼职会成为一种普遍的就业方式,这一点在美国也得到证实,据悉,美国的自由职业者比例占到35%。因此,探鹿从大学生兼职切入,布局的是整个兼职市场。
目前来看,看到机会的“玩家”并不少,但真正看透的并不多,因此大多数团队运营状况一般,采用的模式也多是信息抓取,这种模式前文也已经提到过,虽然职位量多,貌似一夜之间就可以开好几个城市,但都是从网络上抓取过来,无法规避虚假信息的问题,而且构建不了交易闭环,就无法追踪交易数据,甚至连学生有没有做兼职无法获知,因此没有实际的数据可谈,本质上还是传统的信息中介;而另一种提供培训、带人、督导等深度服务的重O2O模式,则无异于抢传统人力资源公司的饭碗,规模化复制困难,提倡重O2O的背后其实是没有理解到互联网+人力资源的本质,说到底还是本地劳务公司。从团队构成来看,很多团队都是大学生创业,相对来讲团队能力比较弱,在讲究打硬仗的O2O行业,90后并没有实际的经验。作为行业的领军者,探鹿今年计划进驻国内20个主要城市,继续坐稳兼职行业的头一把交椅。
“ 创业这么多年,一直做的是人力资源行业,越做越觉得这个行业的意义深远,就业是民生工程,说白了是个良心活,比如兼职,过去就是黑中介滋生、骗子横行的行业,探鹿要颠覆的也是这群人。让兼职变得简单、靠谱,并以此为切入点,用移动互联网改变就业方式,就是我们的最高追求。 ” 周文华在采访的最后表示。
相关新闻
头条推荐
Copyright @ 2001-2017 www.wenshanshi.com/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国文山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0206452号-3
联系网站:wenshanshi@001306.cn